Sunday 10 April 2016

【砂拉越文化村】带你发掘砂拉越传统文化、习俗与艺术的另一面!

我们平时都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之中,有多少人知道同样在马来西亚,砂拉越的首府古晋其实就和其他城市大有不同呢!这里有一个文化村,具有“活博物馆”的美誉,让每个对马来西亚文化不熟悉的游客都能够亲身体验个中的奥妙。文化村是由茂密森林开辟而成的旅游胜地,这里充满犀鸟之乡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人文景观,各种展示品都会让人惊叹地大喊 O口O! 走一趟砂拉越文化村,保证你满载而归!(>////<)
sarawak-cultural-village-06

每年的7月,世界热带雨林音乐节都会在砂拉越文化村内的空地如期上演。来自世界各地的原生态乐队聚集在这里,从东非的鼓乐,到南太平洋的天籁之音,在这里都可以尽情欣赏这个享有声誉国际化的活动节日唷~
Rainforest World Music Festival 1003KhR2Cgy6RYg7HhFS00

一踏进文化村就能看见一座非常特别的尖型屋,屋顶立着3只砂拉越州的州鸟—犀鸟,整个地方都保持着原生态的味道,并没有像城市那样繁杂的装饰。文化村内建有7座民俗屋:比达友族的长屋、伊班族的长屋、比南人的小屋、乌鲁族的长屋、Melanau族的高脚屋、马来诺族的房屋及华族的农村 ㄟ( ̄▽ ̄ㄟ) 不止呢,家家户户都有“主人“等待游客的光临,并且准备了一箩箩他们老祖父、老祖母的故事,为游客娓娓介绍屋里的各类文物。
1bidayuh_longhousechinese_farm_hseiban_longhousemalaymelanauorang_ulupenan_hut

每一栋传统屋都是根据各大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而建起的。当游客要进入马兰诺人的高脚屋时,必须要先爬上又高又斜的竹楼梯,每一步一移动都要非常地小心,一不注意就会滚下来的啦 ( ̄ー ̄) 来到楼上时,那浓浓的原住民传统风味扑面而来,无论是地面、墙壁、家具或装潢都是原始味十足,让游客仿佛置身在一个温暖窝里。
88sarawak-cultural-village-10
屋里的主人时时刻刻都在调制传统的糕点或小食,所以无论游客什么时候登门造访,都可以当场购买来尝尝呐~ 其中在一些小屋里,主人更会大显身手,现场示范如何纺织草席、布料,要是游客有意思要学学功夫,也可以亲自动手尝试,体验一下当地生活 *\(^_^)/*
sarawak-cultural-village-12sarawak-cultural-village-1311
还有一个惊喜就是….. 游客可以试穿伊班族传统服装啦,而且不是仿制,是真正他们喜庆日子穿的传统民族服装,款式超多,男装女装任你选,不过当然是要付费滴!伊班族服装其中一个特点是男人开放性感,女人则需要穿着保守。伊班族女人必须懂得制作传统服装,服装是全由人手制造。女生的斗篷就是用一粒珠串到两条线上,一粒一粒串就需要花上一个月时间呢!
1235-61070 IbanGirl
文化村除了传统以外也加入现代元素。除了民族屋,他们也有剧场,每天开放两场表演11:30 – 12:15 / 16:00 – 16:45 ,每场演出约45分钟左右。他们提供不同民族的文化表演,每项都具有各民族的色彩。例如跳舞、杂技,有时还会邀请观众一起上台玩游戏跳舞呢!
160114wj420f2qmkd4b2ab1338031482-3612539703_nDSC_2862
如果想在森林行道中骑车徜徉,想亲眼目睹原始热带雨林里类人猿的自由生活,想深入原住民的茅屋生活,想参加一次江河探险之旅,就请来砂拉越文化村这里吧!体验一个不一样的生活,更加了解国家的文化~
如何去沙捞越文化村?
砂劳越文化村坐落在山都望山山麓,与砂州首府古晋相距约35公里,车程只需40分钟。
古晋机场与文化村距离45公里,外地游客若想前去参观,可从机场直接搭车前往。
【文化村小知识】
1) 比达友族善用竹子
比达友族是善于利用竹子的民族,不论是传统住屋巴洛(Baruk)的建材,或厨房用具及烟筒等,都一概以竹子当原料,甚至利用竹筒充当流水导管,引水入屋。
不管你信不信,老一辈的比达友族都相信这样的食水可以使他们延年益寿。所以,在比达友族家里,绝对找不到铁管水道的踪影,那些导水道全都是竹子。
有“陆地达雅族”之称的比达友人也是嗜酒一族,酷爱酿米酒,在酿烈酒时甚至连甘蔗水也派上用场,好酒之道可见一斑。
2) 伊班姑娘学织布
无论是内部结构或外形,伊班族的长屋都与本南族屋有天渊之别,前者高高在上的家,素有“40英尺以上高度的建筑物”之称,建得高,主要是防御敌人与野兽。
伊班族是沙捞越州最大的族群,占州内总人口的三分之一,伊班族也是达雅族的一支,靠海讨生活的伊班族原住民向有“海达雅族”(Sea Dayak)的外号,而住长屋则是他们沿袭多年的传统,因此,纵然有少数的伊班人移居城市,大部份仍然选择依附在长屋屋檐下。
伊班族有一牢不可破的传统,待嫁新娘除了必须准备一般婚礼所需的嫁妆外,她还必须在婚前学会纺织手艺,织成一匹称为Dua Kumbu的布。正因为纺织是出嫁的必然条件,外人一走进伊班族的长屋,触目可及便是妇女坐在纺织机旁,不辞劳苦地织布。
3) 本南人是著名铁匠
居住于婆罗洲中部森林的游牧民族——本南人既善于狩猎,也是著名的铁匠,常常制锅、织布来交换日常用品。
当你看到本南人的简陋居所时,请不要惊奇。反正他们居住不久,这些简单的居所只耐用数周或数月,然后便搬迁重建,真是典型的游牧民族。
看着狩猎吹箭筒,心儿也蠢蠢欲动,想显一显“口功”,试试自己的嘴上威力到达什么程度?只要付2元,就可以成为英勇的吹箭筒狩猎者了。
4) 内陆民族最有艺术细胞
内陆民族是沙捞越最有艺术细胞的民族,擅长于雕刻、串珠手艺和髹漆,更爱花费心思装饰住所、服装、家具与渔船。
踏入他们的住家,你会为他们装饰屋子、布置家居的创意所感动,屋内的摆设让人轻易地触摸到他们真实的生活一面。
纹身是内陆民族装饰艺术的一部分,妇女身上有很好看的刺身,上至手腕手臂,下至脚部都花样十足,不知情者远远看了还会误以为她们穿戴了手套及丝袜呢!
爱美是人的天性,内陆民族的爱美天性更教人一眼看尽,不但妇女的头饰服装,甚至家具或刀柄,都少不了玻璃或石质串珠的点缀。
5) 听马兰诺人说故事
马兰诺人是颇为迷信的民族,与他们聊天可以得知很多令人好奇的巫术故事。在属于马来族的马兰诺族社会,巫师即是医生,巫术与土法医疗是二合一,乐师与通灵者又是结合体。
来到马兰诺族的居所,不能不尝尝硕莪米(Sago),这是他们的另类米饭,是米饭之外的另一种食物选择。
如果你有惧高症的话,爬上马兰诺人的长屋时恐怕会特别心惊胆战。他们的高脚长屋异常高,高得令人在爬竹梯时不得不打起十二万分精神,要不然,嘿嘿!
其实,马兰诺族这种特高的设计不是没有原因的——防御敌人、野兽与洪水的侵袭!
6) 马来高脚屋功能分明
一钻进马来高脚屋,仿如进入五六十年代的时光隧道,穿着传统服装的主人家正以亲切的笑容迎向你。
进了屋,女主人正在煎制传统的糕饼,桌子上也摆设了传统草药。对糕饼垂涎三尺的人不必犹豫,马上拿出钱包,这里的传统草药也供出售。
马来高脚屋内外功能分明,前部为客厅,一切的礼仪都在这里进行,后部则是妇女的天下,进行织布、烹饪用途,也是寝室。
马来高脚屋内有一个很特别之处,在衔接前后的内室里有一两个“视窗”;此外,在内室的角落通常都设有排水装置,作为家庭成员去世时的尸体洗涤处。
7) 华族农家亚答屋
走呀走,最后来到一个19世纪初华人从中国南来时所建造的亚答屋,墙是木板、地是硬泥土,很典型的早期农家屋。
脚踏实地的华族农家屋与沙捞越州原住民高高在上的高脚屋相比,确是别有一番风情。屋内的文物无不散发古时浓浓的味道,让人陷入那历史的氛围里,久久不能自我。
更多详情可以浏览:http://www.scv.com.my/main.asp

文章转自 : Sini Kaki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